杨焰副教授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等项目。本获奖项目在国家“973”计划、JWKJW项目等支持下,历时16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率先建立了室内/外金属材料腐蚀与磨损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库,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涂层/基体界面适配、表面耐磨抗蚀材料设计方法,发明了层基界面匹配、层内分布复合耐磨抗蚀锌铝复合涂层制备关键技术以及多重协同-自愈合常温成膜锌铝金属复合涂层一/二/三步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应用,替代进口。在桥梁、钢结构建筑、水利闸门、LNG换热管、能源装备和海洋、化工设备设施等金属材料表面防腐耐磨涂层实现应用,近三年新增产值42亿元,促进了行业/企业技术进步。
图1.金属及表面防护材料腐蚀与磨损数据在线监测与采集系统
图2.高速电弧喷涂成套装备及复合防护涂层技术
图3.高导电性包覆树脂制备及其导电机制
邵礼书副教授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人才计划。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目等8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m. Eng. J.; J. Colloid Interf. Sci.; Sep. Purif. Technol.; Int. J. Biol. Macromol.; J. Environ. Chem. Eng.; Micropor. Mesopor. Mat.;《化工进展》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件;担任SCI期刊Polymers客座编辑;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获评2021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荣获2023年度WilliamHill体育科研新秀奖。获奖项目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的多孔材料结构调控及分子辨识与转化从功能需求出发,通过结构改造与功能调制,实现了基于超交联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可控构筑与功能化调控,不仅促进了分子辨识机制的发展,而且解决了超交联聚合物基多孔材料实际应用中的难题,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有望发展为高吸附容量和高吸附选择性的新型吸附分离与催化功能材料。
图4 功能化超交联聚合物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捕集与转化
公司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得益于公司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凝练和转化,鼓励科技创新,各团队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科学研究所取得的系列成绩之一。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支持与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为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据悉,2024年9月3日在长沙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公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含光召科技奖)的决定。2022-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04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8项、技术发明奖22项、科技进步奖180项、创新团队奖1项、国际合作奖2项。